沐浴露中的二胺
近日,“漱口水竟致癌!盤點生活中十大有毒物”的新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中,關于洗護用品中二胺(DEA)的危害再次讓人們陷入對洗護用品的恐慌。
據報道,沐浴露、護膚乳中含有一種叫二胺的物質,它被用作溶劑、乳化劑、洗滌劑、保濕劑。加拿大作家莎碧娜·德維塔在2002年出版的《拯救面子:香料塑造無皺紋肌膚》一書中介紹,在護膚乳中,二胺被用作軟化劑,但它會和產品中的硝酸鹽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潛在致癌物——亞硝胺。并且,二胺還可能刺激皮膚和黏膜。除此之外,《真相——食物及日常用品中隱藏的危險》一書中還指出嬰幼兒護理產品中的發泡劑十二烷基鈉在氧化后產生的有害物質對身體的損害。伴隨著洗護用品中越來越多的“致癌”成分,我們究竟要如何應對?
隨著科技與醫藥的進步,人們逐漸尋找具有同樣功效的天然植物成分,進而取代化學物質。自2000年以后,植物提取物開始逐漸出現在洗護用品中。自此之后,“純天然”、“植物”等概念已廣泛進入大眾視野,備受消費者青睞。但是,市場上天然洗護用品種類繁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如何正確選購,尤其對于孕嬰童以及身體皮膚敏感群體來說,則需要具備一些參考標準:
1.明確產品成分
首先需要對自身皮膚的情況有所了解,然后避開一些敏感成分。一項網絡調查發現,四成受訪者表示不關注洗護產品的成分。在“你使用的洗護用品是中藥成分還是化學成分”的問題中,40.43%的人表示“不知道,沒留意”。不了解洗護用品成分,一方面會直接導致使用過敏等不良反應;另一方面,也容易被不實言論所裹挾。尤其對于母嬰群體而言,了解產品配方,以及對應成分的功效,不僅能防止不良反應,而且也有利于肌膚、身體的保護。
比如,避開容易讓寶寶過敏的防腐劑、香精、色素等成分以及含類的物質。由于嬰幼兒抵抗力比較弱,皮膚較薄,含香精、防腐劑等成分易對皮膚產生刺激。其中,有研究表明,鄰二甲酸鹽有一定的毒性,兒童對于毒性物質的分解能力比較差,若長期接觸此類物質,可能對肝、腎功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識別產品成分,了解成分信息,至關重要。
2.確保原料安全
產品成分建立在產品原料的基礎之上,確保產品原料來源的安全性,才能從源頭上保證成分的安全與優質。一些專業的認證標準是檢測的重要參考。如擁有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許可,以及“衛”字號、“消”字號等明確產品屬性的認證,還包括行業內某一具體標準。
比如,中藥洗護類產品,可以看相應的企業是否擁有正規的藥材生產基地。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或“良好的農業規范”)種植基地是衡量藥材、植物種植基地好壞、質量優劣等的一個行業判斷標準。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制訂了我國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對中藥材生產的基地選定、品種栽培、采收加工、質量標準做出了相應的規定。振東家護的中草藥來源都是擁有GAP種植基地的認證,以制藥企業的研發生產標準進行洗護用品的生產。因此,如若選購中藥洗護類產品,需要了解企業的背景,是否具備GAP種植基地的資質。
3.了解企業背景
良好的品牌口碑是消費者選擇的依據,而良好的口碑是建立在專業的基礎之上。一項網絡調查發現,在選購洗護用品時,五成受訪者表示更青睞專業制藥背景的企業。制藥企業在生產標準、研發實力等方面具備行業標準,經受國家相關檢測。
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 “良好作業規范”、“優良制造標準”),是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比如,要求企業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落伍的、不符合標準的設備應予以取締,以防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不達標,以及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生產人員是否配備安全措施、做好清潔等,以確保終的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4.特殊人群專用
在選擇孕嬰童群體產品時,需要專門針對此類人群的洗護用品,以確保安全、無毒副。調查顯示,人們對嬰幼兒用品關心的因素中,位列前三的分別是:安全無毒副作用,殺菌消炎、滋養潤膚。嬰幼兒皮膚細膩嫩薄,外層起耐磨作用的角質層厚度只有成人皮膚的十分之一。因此,易受外來刺激性及有毒物質的損傷。其皮膚未發育成熟,免疫功能弱,易被細菌感染,發生過敏反應。皮膚脂質分泌也少,難以保持皮膚內的水分平衡,易引起皮膚干燥。
因此,需選擇安全性更高的用品,經過嚴格醫學測試,其中的成分完全符合嬰幼兒皮膚的特性。溫和、天然的成分,避免使用堿性、皂質、酒精的刺激成分。在清潔洗護的同時,有滋潤、抵御細菌的功效。